财会系开设《浅谈会计发展史》讲座
发布时间:2018-06-062018年6月5日星期二下午,财会系郑望老师在教5211为财会系会计学专业的同学开展题为《浅谈会计发展史》的讲座。
讲座上,郑望老师讲述了会计的起源与发展,人类会计思想、会计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历史阶段,以及古代的计量、记事方法,如刻契记数、绘图记事、结绳记事等。到西周时期,产生了“会计”名词,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记录经济业务事项的“簿”和“籍”。隋唐时期,产生了专职会计人员和会计专著。宋朝,创立了“四柱清册”结账法。明清时期,创立了中式复式记账“龙门账”,将经济事项科学地分为进、缴、存、该。清末,出现了“四脚账”,即“天地合账”。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会计方法与技术虽较成熟,但未形成系统的会计理论。近代会计阶段,由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萌芽和发展,产生了复式记账法,也产生了成本会计。现代会计阶段,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渐渐分离。进入70年代后,会计活动范围进一步扩大,产生了社会会计、比较会计、通货膨胀会计、人力资源会计等。一部会计发展史表明,自有天下之经济,便必然有天下之会计,经济世界有多大,会计世界便会有多大。讲座结尾,郑望老师对于即将迎来的大学生四级考试给予适当点拨,传授考试注意事项、解题技巧。
讲座结束后,学生针对讲座内容和老师进行互动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给同学们带来一些新的启发。讲座内容丰富,学生认真倾听,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生动活泼。
财会系
二〇一八年六月五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