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要求,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发掘和提炼各类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德育功能,并融入课堂教学全过程,努力打造“院院有精品、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人人重育人”的良好局面,构建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良性共生、同频共振的育人新格局。
近期,本中心将通过“每日一课”公众号专栏,陆续推送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发挥典型案例的榜样示范与辐射作用,交流经验做法,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塑造课堂自信品格,带动全校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
授课对象:英语专业2020级
主讲教师:杨俊惠
教学章节:Chapter 5 Holidays in the United Kingdom
使用教材:《英语国家概况》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教学课时:2课时
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整体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新时代英语专业人才培养为统揽,遵循教育规律,突出外语特色,强化顶层设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课程质量提升为基础,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优化课程资源为保障,以创新课程实践为关键突破口,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国一流金课特色。其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主要依据以下三大设计思路:
(1)示范引领,打造金课育人新模式
示范引领,持续打造,逐步推广国一流金课“三进育人”&“六位一体”新模式。从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实践、教学评价等多点着力,巧妙依托云顶4008集团手机登录网站超星智慧教学一体化云平台,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深度融入《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国一流金课建设的全过程,夯实学生外语能力的同时,铸牢其理想信念之基。
(2)信息赋能,共建跨校虚拟教研室
信息赋能,校校协同,共建跨校虚拟教研室。本课程团队教师利用腾讯会议、超星平台等多元多渠方式已同上海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共建跨校立体虚拟教研室,联合推进“空中研讨、一课多师、接力课程、线上讲座”等虚拟教研活动,创新一流课程思政“教+学+研”新范式。
(课程团队与上外、厦大名校名师联合推进创新式一流金课虚拟教研室建设)
(3)知行合一,创新课堂实践新路径
知行合一,启智增慧,结合一流课程基础知识,激活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开展“红星照耀中国”、“跨文化能力大赛”等学科竞赛,提升学生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能力;巧用社会大学堂,与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宁德下党乡等签订校政协议,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共融共促,共同挖掘整理红色文化译本,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助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本次选择的课程案例设计以上三大设计思路,通过“英国节庆”这一课程主题,使用中西文化交融互鉴的方式,于课程中向学生介绍中西节庆文化;视文化内容为桥梁,于“节庆文化”教学中融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元素,锻炼学生语言专业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此外,课程巧妙依托云顶4008集团手机登录网站超星智慧教学一体化云平台,将“主题讨论”与“生生互评”等线上活动有机融入线下课堂小组活动中,提高课堂活动的趣味性及创新性。课程希望通过以上改革,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以外语之声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课程思政目标,使本课程教学真正实现知识体系的教和价值体系的育!
三、本案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i. 了解中国与英国主要节日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
ii. 学习分析文章脉络、提炼文章大意;
iii. 学会及运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2.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i. 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比较中西文化差异进行文化融合思考;
ii. 使用英文描述中国节庆的相关故事及文化内核。
四、本案例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文化知识介绍让学生了解英国节日的来源、习俗及文化演变等问题,使学生就多元文化融合问题进行思辨,并用英文阐述个人观点。
教学难点:对比中西的节日,对文化差异进行思考,认识节日之于民族文化的意义。
五、教学过程
课堂主要教学环节(五部曲)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时间分配 |
1. Bridge in 导入主题 |
Step 1 Leading-in: |
5 分钟 |
To show students several pictures about both Chinese and British traditional festivals (Spring Festival, Christmas, Easter, China's National Day and Queen’s Birthday) and let students guess which festival it is.
|
思政教学设计-目的及依据: 本环节通过于互动环节融入中西节庆相关图片,导入课程主题,并激发学生对于本章节的学习兴趣。 |
2. Pre-asses sment 知识介绍 |
Step 2 Pre-reading: |
15 分钟 |

|

|
Task One Prediction |
How do you know about British Festivals according to the pictures? |
Task Two Fast reading |
Read the passage as quickly as you can answer the followings |
① What are the traditions of British Christmas ? |
② What are the traditions of Easter and Queen’s Birthday in Britain? |
Task Three Detailed reading |
To show Students pictures about some important festivals in Britain and conclude the festival traditions for them. |
思政教学设计-目的及依据: 本环节通过看图讨论将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与本单元中心话题进行联系,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并使学生对于“英国传统节日”这一话题有更加详细的认识,为下一步学生小组活动--中英节庆文化对比的展开做好铺垫。 |
3. Participa tion 展开阐述 |
Step 3 While reading 
Task Four Group discussion ① Asking students the question: Do you know in China we have something like Queen’s Christmas message? ② Have you ever seen the Chairman’s message like the one shown in the picture? Do you know when our chairman will send wishes to all people in China? ③ Show and watch “国家主席习近平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 together with students. Instruct students to conclude Chinese features contained in the video. ④ Students a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By searching for some information online, each group is going to do a comparison between a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 and a British one (e.g. Spring Festival & Christmas, Mid-autumn Festival & Easter, National Day & Queen’s Birthday), and later do a group presentation to the whole class. 思政教学设计-目的及依据: 通过观看主席新年贺词,引入“三进育人”思想,使学生能够了解并使用英文总结中国2021年于各方面的成就;同时对比中西方传统节日,使学生在学习西方节日文化的同时回馈中国文化内核,并加深学生对我国节日文化的认识;通过小组展示,锻炼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攻克口语教学的重点及难点。 |
40 分钟 |
4. Post-asse ssment 深入研讨 |
Step 4 Post reading Task Five Free Discussion Posting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for students to do the free discussion among the whole class, meanwhile, collecting the written ideas through Superstar platform: ① What is the value for us to learn about these traditional fcstivals? ② Is it necessary for us to keep these traditions during festivals? 师生互动:教师以习主席的话为引“中国共产党提倡和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佳节的文化价值进行反思。 生生互动:同学间针对传统节日与习俗的新时代内涵问题进行英文沟通交流,学习中国元素的外语表达法。 思政教学设计-目的及依据: 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使学生的文化思维不被局限,能够从不同角度对文化问题进行分析,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完成口语教学目标。 |
20 分钟 |
5. Summary 总结提升 |
Step 5 Consolidation and homework ① Students and teachers make a conclusion together towards the information about Chinese and British traditional festivals. ② After-class homework: Do a further research about traditions of Chinese festivals and design a poster in English to introduce Chinese traditional festivals. 课程单元总结与作业布置 1、回顾本单元所学内容,挑选疑难词句。 2、课后作文:对如何使用英文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做进一步的资料搜集及思考。 思政教学设计-目的及依据: 通过课后作业的延伸拓展,锻炼学生使用英文传播中国故事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语言组织能力,助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
10 分钟 |
六、教学效果
该课自2011年开课以来,已开课7个学期,累计上课人数达3000余人,课程评教排名学校前1%。 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积极助推了本课程及教学团队的建设,云顶4008集团手机登录网站“三进”项目更是进一步推动了该课程“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进程,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课程思政”教学成果:
(1)入选“三进”课程库与开发虚拟仿真平台
技术赋能,外语强基,依托云顶4008集团手机登录网站超星智慧教学云平台,搭建空中思政大平台,入选具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特色的“三进”精品课程库;结合我国“乡村振兴”主题,课程组团队成员与校企合作单位共研共建“山海协作”教育帮促振兴英语虚拟仿真课程实验平台。
(课程团队教师联合北京润尼尔公司开发省级虚拟仿真实验)
(2)打造“三进育人”虚拟教研室与课程资源汇编
校校联动,协同育人,创新“信息技术+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研新样板,建立了“三进育人”跨校虚拟教研室,联合推进“一课多师”创新式接力课堂;共建共享一流课程教学案例资源等;汇编课程思政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案、案例库等。
(3)教学研赛相结合助力团队师生成长与进步
近年来,教学团队负责人和团队成员先后获得全国外研社“教学之星”大赛、全国高等院校英语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全国一等奖、二等奖等多项荣誉;课程团队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英语专业学科竞赛,获国赛一等奖、二等奖等好成绩;团队教师认真钻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思想并深度融入课堂教学,带领学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获批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融入<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题教学改革与探索》等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
七、教学反思
自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以来,以课程为核心,从多个维度进行了“三进育人”思想的融入与教学创新,包括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设计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
本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横纵向教学设计,利用3P(Pre-assessment、Participation、Post-assessment)多维一体化教学为学生营造全方位、立体式、浸入式的学习氛围。充分利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元课堂,为“课程思政”创造良好课程载体。
(2)学习平台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
本课程利用超星平台实现“课程思政”于课程的全阶段渗透,于课前利用线上学习通为学生发放“中西文化对比”相关主题预习材料,于课中使用学习通线上功能丰富线下课堂“思政”学习,于课后在学习通进行“思政”延伸拓展资料发放以及线上学习评价,为课程进一步改革提供方向,真正实现“课程思政”与线上平台全方位的融合。
(3)教学交流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
本课程学生原创成果丰硕,学习效果突出,与多所知名高校共建跨校虚拟教研室,联合推进“空中研讨、一课多师、接力课程、线上讲座”等虚拟教研活动,通过交流互换“课程思政”教学建议,拓宽“课程思政”教学思维,实现“课程思政”常教常新。
(4)两性一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创新
本课程教学提升了英语文化类课程的高阶性和创新性,并增加了课程的挑战度;挖掘课程本身的德育内涵与国际化视野的文化传承的同时,融入家国情怀,让课程教学与文化自信同向同行,协同育人。
在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本课程依旧存在以下问题待进一步解决:部分主题课程中“课程思政”切入点欠佳,容易造成思政内容与专业知识内容脱节的情况;现有教材内容中缺少对于“中国文化”内容的描写。
在接下来的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学组将进一步进行教研探讨,优化现有“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时俱进持续更新教学内容,同时进一步优化教学视频、充实课程资源、加强线上学习平台建设,进一步丰富现有线上平台资源,充分利用学习平台改善资源利用效能,以弥补教材中缺乏“课程思政”元素之不足,同时使课程始终保持高阶性、创新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