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并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云顶4008集团手机登录马克思主义学院“寻洋探厝闽乡队”于6月28日至7月2日来到著名侨乡晋江开启为期五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林隆雨、刘小利老师全程指导下,我们围绕“探南洋红砖厝,寻侨乡古文化”的主题有序开展实践活动。“传统建筑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每一座建筑的背后都有独属于它的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的背后都掺杂着无数的情感。我们希望通过深入古厝,去了解、宣传古厝文化和侨乡文化,通过我们特有的方式唤醒更多人对传统建筑的保护意识,弘扬侨乡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增进爱国主义情怀。
6月28日 第一站:梧林古村落
上午一早,我们一行人就来到了起于明朝,历经600余年沧桑,拥有近百栋古厝洋楼的晋江梧林村。梧林村第一书记江俊波热接待了我们,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参观了梧林独具特色、富有历史韵味的华侨建筑,领略了一个个华侨远赴南洋白手起家、辛苦打拼的从商故事,他们胸怀祖国,不忘回馈乡里,或者捐赠学堂,或以资金援助。队员们深刻领会了闽南人爱拼敢赢、包容善化的海洋文化,进一步强化了锐意进取、敢于突破的开拓意识,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怀。参观后,江书记与全体队员进行座谈,深入介绍了梧林村未来的发展规划,他表示,梧林村一定要既重视古厝的保护,也要注重古厝的开发,只有做到保护与开发相协调,才能实现长久发展。会后,江书记与全体队员拍照合影。

队员在梧林村的合影

与梧林村的江书记亲切交谈

队员与梧林村江书记拍照合影
6月29日 第二站: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我们来到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以祖国大陆与台湾历史关系为主题的国家一级博物馆,收藏着闽台两地的历史记忆。参观中,队员了解了郑成功收复台湾的光辉事迹,领略了闽南的传统风俗文化,更深刻了解了闽台两岸的历史关系。博物馆展览的每一件物品都深深揭示了闽台同根同宗,血脉相连,骨肉相亲的联系,每一件文物都见证了两岸割舍不断的亲情。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通过参观,队员们进一步了解了闽台同文、同种、同根的关系,更加坚定了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的信念。

参观中国闽台缘博物馆

在闽台缘博物馆的合照
6月30日 第三站:灵水古村落
我们相遇在灵水古村落,踏过那百年灵水老街,驻足在灵源山上,寻访明教遗踪而去。山中有古寺,寺中有灵佛。说到灵水古村,不得不说到灵水社区,它位于晋江市灵源街道,是灵源街道最大的社区,也是晋江市著名的侨乡之一。村里200多栋具有闽南风格又有南洋风貌的古厝,零零散散的分布在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中,记录着流逝的光阴和昔日的繁华。从灵水老街进去,即可看见一些零零散散的古厝,虽然在城市的主干道旁。但是一旦你走近这个古村落,远离了城市的高楼大厦,进入了出砖入石的闽南古厝里,放佛时空穿越,让你感受到这里的宁静。我们来到了灵水古村落,百年的建筑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氏族文化、建筑文化和侨乡文化。在灵水,队员们一一走访参观了一栋栋别具一格的古厝,有装饰华丽的祖厝宗祠,还有浓厚宗教色彩的宫观寺庙,有昔日名人的故居,更有保持中原传统和闽南特色的古民居,见证了灵水曾经的喧闹与繁华,感受到了灵水深厚的文化底蕴。期间,队员们还与当地村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通过一天的走访调查,让我们深刻的体会到了保护、继承、弘扬古厝的重要性。在这个更迭变化快的时代,我们要好好保护古厝的完整性,继承古厝的精神,弘扬古厝蕴含的历史文化、氏族文化、建筑文化、侨乡文化。

走在灵水古村落的路上

参观灵水古村落的建筑

队员与村民的深入交谈
7月1日 第四站:五店市传统街区
五店市是具有闽南特色的红砖厝,它跨越了明、清、民国三个时期。在五店市街区至今仍然保留和传承着高甲戏、木偶戏、南音等晋江传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当地的持续保护和开发利用,五店市如今变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红砖厝商业街区,既有传统文化的元素,也有现代商业文化的持续输出,成为掩映在高楼中的一抹红。

闽乡队的工作照
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队员们收获满满。在梧林古厝领略了闽南红砖古厝与洋楼交错排列的美,深入学习了侨乡文化;在闽台缘博物馆深入了解了闽台的历史渊源,领略了闽南传统风俗习惯;在灵水古村落,看到了墙体的破损、浮雕的丢失等等,这些让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保护古厝的重要性;在五店市,看到了许多闽南传统文化,红砖古厝与商业模式相结合,打造了一个具有传统的现代化商业街,成为高楼大厦间独特的风景。期间我们领略了闽南建筑的特色“红房子”红砖古厝。对古建筑的深入研究,不仅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保护,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挖掘古建筑所蕴含的内涵及所寄托的家国情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智能建造专业的学子,我们深深感受到书上学到再多的理论知识,都不如一次实地考察来的好。虽然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已告一段落,但是我们的行动从未停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