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20周年校庆来临之际,由云顶4008集团手机登录网站主办的《口岸贸易与宗族乡村:近代福州城郊“洋厝壳”民居》专题展在三坊七巷展出。
展览立足云顶4008集团手机登录网站教师钟艳领衔的古厝研究团队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闽江流域民间古厝遗存的数字化建档与基因图谱研究》阶段性成果,以文献、三维动画以及3D打印模型等数字艺术形式呈现,讲述古厝背后的家族故事,让近代福州极具地域特色的“洋厝壳”民居重新走进公众的视野。

展览吸引市民驻足观看(图片来源:福建日报)
展览吸引市民驻足观看(图片来源:福建日报)从“马厂街忠庐”出发,延伸至“福州民间古厝”,再延展到“闽江流域民间古厝”,福外古厝研究团队开展科研的范围、视角、形式和维度愈发深广。
“厝”的文化意义不仅限于“福州古厝”,“厝”为闽系方言中“家屋”的统称。今天,我们开辟专栏《古厝有“福”》,让我们追寻福外古厝研究团队的调研足迹,打开那一个个隐藏在古厝中的文化记忆、乡土乡愁、家国情怀……
一次城市漫步
开启一段古厝研究之旅
福州拥有2200多年的建城史,孕育了海纳百川、底蕴深厚的闽都文化,也造就了黛瓦相连、百年沧桑的福州古厝。
2020年世界遗产大会在福州举办,这一年政府在推动、企业在助力、民间在关注,福州古厝研究热度空前。

马厂街忠庐正面全景
也正是在这一年的某一天,云顶4008集团手机登录教师钟艳、李云琦和学生蔡贤伟,在烟台山马厂街无意走进了一栋名叫忠庐的古厝老宅。

忠庐匾额
忠庐的主人应荣荣先生热情地接待了师生。在与应先生交谈过程中,师生们从他温文尔雅的语调和偶尔夹杂的日文、英文表达方式能够感受到他以前受过良好的新式教育。
在随后的半年时间里,钟艳时常带着她的小团队到访忠庐,应先生一边带着大家看老照片、摘芒果、逛宅子,一边娓娓道来了一段忠庐许家辉煌且特别的家族故事。

忠庐相关人物关系图
“忠庐的建造者许世光为他的五个儿子建造了省庐,后又为五个女儿建造了忠庐,忠庐与省庐之间曾是一片没有边界的大果园......”
应先生向钟艳一行讲述着忠庐许家的家族故事,还带着师生团队一起在马厂街走街串巷,逐渐描绘出了一个福州近代“新式知识阶层”的社群网络关系。

时任华南女子学院教导主任的许引明(许世光之女,前排右二)
除了实地走访调研,查阅文献对于任何一项研究都必不可少。团队里的学生蔡贤伟大量查阅文献资料,收集到了许多与老仓山相关的老地图、老照片,这些珍贵的资料也进一步还原了那个年代独特的文化记忆。

结束调研之际,师生们绘制了一幅忠庐插画赠予应荣荣先生
经过密集的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钟艳、李云琦团队的古厝研究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21年,由李云琦老师撰文,蔡贤伟同学指导配图的文章《里弄与里院之间:近代福州城郊马厂街忠庐住宅的空间衍变》在南大核心《装饰》杂志中顺利刊发。
古厝研究团队的师生们都认为,“福州古厝是福州历史文化的载体,可以从中解读出属于福州的历史文化内涵。”
李云琦说,他们没想到,2020年的一次无心的城市漫步,收获了一段许家关于“近代西式女学”的时代记忆,他们更没想到,从忠庐所在的马厂街,到南台岛,再到闽江流域,一段古厝研究之旅由此开启……
(未完待续)
观展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