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课 | 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纪录片创作》
编者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按照《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学校积极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一流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让课堂活起来、课程优起来、教师强起来,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全体福外人的努力下,学校现已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56门,构建了全面覆盖、类型丰富、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近期本中心通过“每日一课”公众号专栏,陆续推送“金课”的课程特色、创新与成果,发挥一流课程的榜样示范与辐射作用,带动全校课程思政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打造福外“金课链”,实现课堂高密度、高效率、高质量的目标,构建课堂自信品质。
课程团队
团队负责人
沈岚 副教授
团队成员
林莉娅 副教授
团队成员王淑苹 讲师
团队成员顾志庆 讲师
团队成员
游玮杰 讲师
课程简介
纪录片是现代电影的母体,记录是电影的天性。在当今自媒体时代,“人人可拍可导”成为纪录片创作的潮流。本课程立足当下中国纪录片发展前沿,延引国内外优秀纪录片作品,构建了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核心课程,不断创新教学设计,系统介绍纪录片的概念与属性及中外纪录片流派的演变,探讨了纪录片的艺术特性和审美价值;同时围绕纪录片的选题与策划、采访与同期声、拍摄、叙事技巧、剪辑以及解说词的写作全过程,详细介绍和剖析纪录片的创作理念与方法。
课程特色与创新
课程选取内容注重实用性与趣味性,以兴趣为导向,以实用性为落脚点,提高学生的基础创作能力,形成良好的创作习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注重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形成良好的师生合作关系。课程团队与福州广播电视台、长乐广播电视台及福建省艺术馆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大大提升了教学质量。
课程注重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本课程以优秀纪录片为重要传播载体,将思政元素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纪录片选题创作中,严格把关学生作品内容,引导学生在选题上符合正确的价值观;同时鼓励学生通过纪录片创作,积极弘扬社会正能量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创作中明确人员岗位分工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和综合素质,将爱岗敬业的思想教育与专业素养融合起来。
课程成果
课程联合福州广播电视台、福建省艺术馆、福州长乐文体局等校外实践基地,整合校内外多方资源,为学生提供创作平台。经过长期稳定合作,已创作出多部优秀作品,在传媒业内及社会上获得良好声誉。
